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cankaoxiaoxi.com/china/20170320/1788278.shtml"在打假拼圖里,防偽起到的作用越發顯著《瞭望東方周刊》記者陳振華北京報道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2016年5月16日,青島前灣保稅港區進口食品總部基地,消費者用手機查看商品信息作為杭州老板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老板電器)法務部品牌維護負責人,李偉(化名)見證了老板電器防偽措施的升級換代。“從最初可能沒有太成熟的防偽手段,到每個產品都配備防偽標識,后來又增加了防偽二維碼,我們整個防偽體系也是越來越完善的。”他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如今,防偽工藝日趨復雜和成熟,而包括物聯網技術、區塊鏈技術等一批新技術,也開始應用于防偽溯源上。在打假拼圖里,防偽起到的作用越發顯著。“我們談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往往會忽視產品本身的防偽措施是否足夠的問題。實際上,就目前來看,以防為主、打防結合的方式,或許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知識產權。”中國反侵權假冒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洪云峰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口罩標簽上的中美合作洪云峰是國家注冊防偽技術專家,曾任北京兆信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兆信)總經理,對于使用防偽技術的產品,他幾乎能一眼識別真假。“中國的防偽行業,發軔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因為當時出現了假冒偽劣產品,因此一些防偽措施也相應推出了。”他說。1994年,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成立了“全國防偽技術產品管理辦公室”;1995年,中國防偽行業協會成立。隨后,一系列的行業標準和管理辦法公布施行。洪云峰觀察到,近年來在行業內活躍的廠商主要有四類:做物理防偽的印刷廠、標簽廠;產品數字身份防偽企業;硬件生產企業以及新進入的IT企業等。“目前防偽行業大概有3000家企業,大部分都是作坊式的小企業。”他說。根據假冒偽劣產品的規模,洪云峰估算整個防偽行業市場規模在千億元以上,其中印刷廠和標簽廠的產值占比最大:“整個行業的技術含量并不高,中國的防偽行業更注重應用,而在基礎技術研發方面投入力度不夠大,這與外國公司情況恰好相反。”一個事實是,從最初的物理防偽,到電話電碼、條形碼、二維碼等數字編碼防偽,再到RFID等使用物聯網技術的防偽手段,乃至如今的區塊鏈防偽溯源,防偽技術在不斷地更新換代。而這些革命性的技術,通常是由國外傳入。在洪云峰看來,在防偽技術應用層面,進行跨國合作,或許能產生更多的價值。“以市面上打著3M旗號的假口罩為例——美國3M口罩加強了防偽力度,它的防偽標簽使用了自身的膜變技術,轉動標簽可變色,而上面的電碼查詢是兆信做的。這是兩家公司各取所長做的一個合作。”他說。大閘蟹是假的,防偽戒指是真的對于廠商而言,應用防偽新技術并不那么容易。李偉在打假的過程中,發現他們新使用的防偽二維碼,也出現了被仿冒的情況。“普通防偽技術會被偽造,可如果使用過于專業的防偽技術,消費者又不知道如何識別。”他告訴本刊記者。北京反侵權假冒聯盟秘書長盛道鳳則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一些不法商販甚至會假冒防偽措施:“打電話查詢電碼,他們自己弄一個400的號碼;上網站查詢,他們會建立一個假的網站。那么消費者再怎么查也總是查出來真的。”另一個現實是,一條灰色產業鏈一直存在:即便是真的防偽標簽,也可能賣出假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本刊記者,即使是使用了防偽戒指等防偽產品的大閘蟹,依然可能存在假貨。“有的大閘蟹是本地產的,它們戴上的防偽戒指是真的,但因為成色好(并不一定需要防偽戒指),早就找好了銷售渠道,然后這些防偽戒指就被倒賣給那些外地運過來的‘洗澡蟹’,本來50元的可以賣到200元,利潤空間很大。”上述人士告訴本刊記者。由此看來,李偉的擔憂是普遍存在的。實際上,不少企業生產的產品都有防偽措施,有的也會采用新型防偽措施,但是如何平衡好有效性和便捷性,成為不少廠商的困擾,甚至讓一些企業覺得防偽“沒什麼用”。“沒有哪一種防偽技術是萬無一失的。我們按照防偽力度、身份唯一性、技術穩定性、識別性能、使用適應性、安全周期、保密性等7個維度來評判防偽技術,都是各有優劣的。”洪云峰告訴本刊記者,具體采用哪幾種防偽技術,是生產廠商應該要算的一筆賬。他舉例說,比如快銷品的要求可能是防復制、防轉移以及低成本,而奢侈品對唯一性、防偽力度和安全周期的要求更高。“通常來說,防偽占總成本的2%~3%左右。假如廠商把防偽放到包裝成本那塊,防偽占的比例就低;要是與打假或是溯源管理相關,那么防偽占的比例就高。”洪云峰說。手機里的機會在不少業界人士看來,中國的防偽行業已經跨入了物聯網技術應用時代,典型代表是RFID技術。一些酒類產品使用了這一技術,將電子標簽內置于瓶底,渠道商可通過閱讀器來驗明真假。但這一技術并沒有廣泛使用。有業內人士向本刊記者透露,該技術推向市場時,一個電子標簽成本要7~8元,標簽閱讀器還需花費十幾萬元另外購買,一般商品很難均攤如此高額的成本。直到與RFID技術類似的NFC技術的出現。一直從事NFC硬件開發的廖繼盛,從中看到了機會,他決定從應用更廣泛的NFC技術切入防偽市場。“以前需要手持機識別NFC芯片,如今很多手機裝有NFC模塊,相當于消費者人人都有一個識別終端,并且中國銀聯也在推廣NFC支付,我覺得時機到了。”深圳市前海勝馬科技有限公司CEO廖繼盛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在他的設計里,鑒于NFC技術支持無線傳輸,因此NFC標簽可內置在產品里面,這種隱蔽性能提供更佳的防偽性能:“芯片本身就經過了多重加密,你要獲得這個芯片貼到假貨上,必須把整套產品拆開,那么這個真貨就報廢了。這將極大提高造假的成本,使得造假幾乎不可能。”地處深圳,廖繼盛把NFC芯片的成本做到了一元一個,這對于某些僅包裝紙盒成本就高達數元的酒類商品而言,并不貴。在廖繼盛看來,一旦這種技術大規模應用,成本還能持續降低。而且,這種“不是提前印刷好”的防偽新技術,相當于提供了一個通訊的新接口,也會有更大的想象空間。“我們后臺的系統平臺,是不斷更新、填充關于這個產品的數據和信息進去的,甚至包含了生產的視頻信息等,防偽溯源信息是非常豐富和立體的,我們也在嘗試AR等新技術,以圖給消費者和廠家帶來更大更新的價值。”廖繼盛說。區塊鏈如何防偽溯源越來越多的防偽企業,開始強調自己的技術可溯源,防偽和溯源幾乎成了硬綁定。“溯源要求來源可查、去向可追,除了實現防偽的功能外,對于廠商而言,它也能防止經銷商竄貨。”盛道鳳告訴本刊記者。她舉例說,某服裝品牌發往甘肅和北京的服裝防偽碼不一樣,在甘肅它可能需要做一些促銷來刺激市場,而在北京則不需要。當該品牌通過防偽碼發現北京出現大批甘肅的貨,說明甘肅經銷商將貨竄賣到了北京,那么該品牌開拓甘肅市場的目的非但沒達到,還被甘肅經銷商掠去了差價利潤。“這對于品牌來說是極大的損失,因此很多品牌方將防偽和溯源一起做了,有時候溯源甚至成為廠商考慮的重點。”盛道鳳解釋說。李少恒看到了防偽溯源的機會,計算機專業出身的他,決定用軟件技術來保證整個防偽溯源過程的真實可靠。“區塊鏈技術現在在金融圈很火,供應鏈上的應用卻很少。我想通過區塊鏈的多中心系統,搭建一個從源頭到流通、保證各個環節真實可靠的平臺。”物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物鏈)CEO李少恒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簡單來說,物鏈提供的是一個由生產商、品牌商、經銷商等各個節點共同維護的賬本系統,包括生產、入庫、出庫、分銷、零售等各環節都登記在區塊鏈上,保證信息真實有效、無法篡改,以防作假。“一方面,品牌可以實現防偽,以達保護品牌的目的;另一方面,這本身也是一個增信的過程,是塑造品牌的手段。”他說。物鏈目前正在內蒙古與某羊肉廠商合作,采取利潤分成的模式。李少恒介紹說,沒經過認證的羊肉價格為每斤16元,而使用物鏈、經過認證的羊肉能賣到每斤60元。李少恒認為這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機會。“消費者更放心,生產商能獲得更高的利潤,各個環節也更規范。這其實是一種生態型防偽,各方都能從防偽溯源過程中受益。”李少恒說。需要一個統一查驗平臺無論是RFID技術,還是區塊鏈技術,在洪云峰看來,最終都得依托一個可查驗的平臺。而平臺的分散化,造成了許多不便。“從消費者角度看,每個防偽企業有一個平臺,怎么分辨真假?從廠商角度看,多部門交叉管理溯源,商務部、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工信部等多個部門都與此有關,廠商的平臺要怎么跟這么多部門對接?”洪云峰說,政府制定規則,進行歸口管理,讓市場充分發揮調節作用,才能建立起更完善的防偽溯源體系。2016年9月28日,全國產品防偽溯源驗證公共平臺(以下簡稱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是在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家質檢總局指導下,由中國防偽行業協會和中國反侵權假冒創新戰略聯盟共同發起成立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平臺對接資源廣泛,覆蓋面廣,已實現六大重點行業戰略合作,與十大溯源平臺、200多地方政府溯源平臺,以及防偽行業80%的防偽信息系統對接工作,每年可新增500億件名優產品數據。”中國防偽行業協會總工程師陳錫蓉介紹說。截至本刊發稿時,該平臺共有19982001條可查驗產品條數,有152家合作企業。“防偽溯源,其實也是在保護知識產權。中國企業除了要做好、做足自我保護外,也要有更宏觀的視野布局,實現信息共享、社會共治,共建誠信制度體系,這更重要。”盛道鳳說。而對于防偽行業“老兵”洪云峰來說,他對防偽行業的未來充滿了“別樣”的期待。“或許在未來二三十年內,中國的防偽行業還會繼續發展,但我個人還是希望這個行業的規模越做越小,這說明我們國家的假冒偽劣產品也越來越少。”他說。關鍵字標籤:https://tw.t-security.com/tw/
公司簡介 │ 最新消息 │ 水餃介紹 │ FAQ │ 手工水餃 │ 聯絡我們 │ 網站導覽 | 回首頁 奇寶網路SEO服務 版權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